彼倡此和的成语故事


彼倡此和

拼音bǐ chàng cǐ hè

基本解释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暂未找到成语彼倡此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彼倡此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鬼哭神嚎 《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吓还不算,还逼着人‘逃难’。弄得村上鸡飞狗跳,鬼哭神嚎。”
悬而未决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已将一切问题决定,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悬而未决。”
披肝沥胆 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放牛归马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痛定思痛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一视同仁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穷家富路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3回:“再者银子虽多,贤弟只管拿去。俗语说得好:‘穷家富路。’”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二八佳人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