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功补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出处《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例子诸君或世受国恩,或为今上所识拔,均应同心戮力,将功补过,以报陛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
基础信息
拼音jiāng gōng bǔ guò
注音ㄐ一ㄤ ㄍㄨㄥ ㄅㄨˇ ㄍㄨㄛˋ
繁体將功補過
正音“将”,不能读作“jiàng”。
感情将功补过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一般过失的人。
辨形补,左部不能写作“礻”。
辨析将功补过和“将功折罪”;都含有“用功劳来抵偿自己所做不好的事”的意思。但“将功折罪”偏重在“罪”;表示“用功劳抵罪”;用在罪犯和其他有罪的人;将功补过偏重在“过”;表示“用功劳补尝过错”;用在犯一般错误的人。
近义词将功折罪
反义词将错就错
英语atone for one's past crimes
俄语заглáдить свою ошибку старáтельной работой
日语手柄(てがら)を立てて誤(あやま)ちをつぐな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吠影吠声(意思解释)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释)
- 绿林豪客(意思解释)
- 轻而易举(意思解释)
- 经文纬武(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风卷残云(意思解释)
- 奇技淫巧(意思解释)
- 纲举目张(意思解释)
- 丹书铁契(意思解释)
- 独占鳌头(意思解释)
- 连篇累牍(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的意思解释、将功补过是什么意思由好工具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