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shēng

同声


拼音tóng shēng
注音ㄊㄨㄥˊ ㄕㄥ

繁体同聲
词性形容词

同声

词语解释

同声[ tóng shēng ]

⒈  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

simultaneous;

⒉  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同声相应。

same sound;

⒊  众口一辞;随声附合。

台下同声叫起好来。

(speak)at the same time;

⒋  言语腔调相同。

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清·李渔《闲情偶寄》

same tone;

引证解释

⒈  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参见“同声相应”。

汉 贾谊 《新书·胎教》:“故同声则处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
晋 陆机 《驾言出北阙》诗:“良会罄美服,对酒宴同声。”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江濆遇同声,道 崖 乃僧英。”
金 元好问 《自菊潭丹水还寄崧前故人》诗:“黄金鍊出相思句,寄与同声别后看。”

⒉  谓众口一辞;随声附和。

汉 扬雄 《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东周列国志》第六二回:“诸大夫同声应曰:宜逐之。”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一:“大家一听,又雄壮,又有劲,又明白,又合心意,都同声叫起好来。”

⒊  指无实学而人云亦云者。

《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今日且説箇卖卦先生去 兗州府 奉符县 前,开箇卜肆,用金纸糊着一把太阿宝剑,底下一箇招儿,写道:‘斩天下无学同声。’”

⒋  指言语腔调相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隽雅舂容之度;即使生为僕从,旦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浄、丑同声。”

国语辞典

同声[ tóng shēng ]

⒈  一齐出声。比喻同一心意。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如:「异口同声。」

⒉  同行、同业。

《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用金纸糊著一把太阿宝剑,底下一个招儿,写道:『斩天下无学同声』。」

分字解释


※ "同声"的意思解释、同声是什么意思由好工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喧天锣鼓,卷地红旗舞。革命长征万里路,极尽人间艰苦。今朝四海同声,欢呼抗战功成。喜见漫山遍野,火光星月齐明。

2.弱冠入同济,崭露头角;负笈德国,学贯中西闻遐迩;一德一心为人民,鞠躬尽瘁;丰碑立于千秋典范,怎奈噩耗忽传;巨星陨落,四海同仁无不同声哀悼。

3.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4.恐怖分子的罪恶行径,使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大动公惯,同声谴责。

5.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赞扬老陈是我们车间的好主任。

6., 我们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他们亟需帮助时雪中送炭,终于赢得世界各国同声喝采。

7.刚刚走到朱仙镇,但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恳求元帅留下,啜泣之声不绝于耳。

8.百花齐放香满园,鸟语花馨喜报传。同窗亲朋来捧场,纷云聚会谈志愿。一口同声名校上,不考研生非好汉。深造专业学海游,报答父母做贡献。祝程鹏展翅。

9.我们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他们亟需帮助时雪中送炭,终于赢得世界各国同声喝采。

10.当然,我作了相当的简化:在复音中,确实有不同声音的和声,节奏也没有完全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