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 fèn
注音一ˋ ㄈㄣˋ
繁体義憤
⒈ 基于正义公理激发的愤怒或对非正义的事情引起的愤慨。
例满腔义愤。
英righteous indignation;
⒈ 被违反正义的事情所激发的愤怒。
引《后汉书·逸民传序》:“汉 室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义愤甚矣。”
清 龙启瑞 《粤西团练辑略序》:“威令之迫於上者鲜效,义愤之激於民者有功。”
毛泽东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虽然对于这些坏人坏事有一些了解,但熟视无睹,不引起义愤。”
⒈ 出于正义的愤怒。
引《红楼梦·第六〇回》:「四人终是小孩子心性,只顾他们情分上义愤,便不顾别的。」
近愤怒 气愤
1., 他热爱祖国,不禁义愤填膺,于是告发了他。
2., 听说对方背信忘义,大家无不感到义愤填膺。
3.你的义愤填膺我们都准确地看到了。
4., 于个人,这令人义愤填膺;于国家,这辱国辱民族。
5.连事实可能都还没搞清楚的情势下,都不妨碍网友们指天划地,义愤填膺,抑或悲痛欲绝。
6., 近十天来,我国各族人民高举着五四的光荣传统,摇旗呐喊义愤填膺。
7., 秦川直听得义愤填膺,扼腕抵掌,咬牙道:“这帮人也太灭绝人性了!”。
8.许多爱国人士义愤填膺,对这样的顾全大局发表慷慨激昂的意见,甚至谩骂中国胆怯懦弱。
9., 当割让*弯的消息传来,*弯人民奔走相告,义愤填膺。
10.当割让*弯的消息传来,*弯人民奔走相告,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