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nzhì

田制


拼音tián zhì
注音ㄊ一ㄢˊ ㄓˋ

田制

词语解释

田制[ tián zhì ]

⒈  关于农田的制度。

引证解释

⒈  关于农田的制度。

《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 唐 贾公彦 疏:“乡之田制与遂同,故知旌节是乡遂大夫所授也。”
《宋史·食货志上一》:“其田制为三品:以膏沃而无水旱之患者为上品,虽沃壤而有水旱之患、埆瘠而无水旱之虑者为中品,既埆瘠復患於水旱者为下品。上田人授百亩,中田百五十亩,下田二百亩,并五年后收其租,亦只计百亩,十收其三……餘悉蠲其课。”
《清史稿·食货志一》:“田制:曰官田。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一绳四十二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发现的 吐蕃 文中,有一则关于田制的记载。”

分字解释


※ "田制"的意思解释、田制是什么意思由好工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由于卫所制度是建立在屯田组织基础上的,随着屯田制度的瓦解,卫卒失去自食其力的凭借,只有依赖法定的俸饷,但俸饷之薄又不足以维持生活,卫所制度遂趋于崩溃。

2.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和井田制的崩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促动了商业的发展与繁荣,经商之潮风靡各国。

3.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和井田制的崩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促动了商业的发展与繁荣,经商之潮风靡各国。

4.由于卫所制度是建立在屯田组织基础上的,随着屯田制度的瓦解,卫卒失去自食其力的凭借,只有依赖法定的俸饷,但俸饷之薄又不足以维持生活,卫所制度遂趋于崩溃。

5.我国古代的屯田与均田历史悠久,屯田制与均田制也曾作为封建国有土地的两种主要经营方式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