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èi cí
注音ㄋㄟˋ ㄘˊ
繁体內辭
⒈ 谓为本国君侯讳饰之辞。
⒉ 泛指隐微不显之辞。
⒊ 对内的言词。
⒈ 谓为本国君侯讳饰之辞。
引《公羊传·桓公十八年》:“夫人外者何?内辞也。”
何休 注:“内为公讳辞。”
《穀梁传·桓公十年》:“秋,公会 卫侯 于 桃丘,弗遇。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内辞也。”
范宁 注:“倡会者 卫,鲁 至 桃丘 而 卫 不来,故书‘弗遇’以杀耻。”
⒉ 泛指隐微不显之辞。
引《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闕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
钟文烝 补注:“‘有’之疑为内辞其辞最微……‘或’之疑为外辞,其辞较著。”
⒊ 对内的言词。
引《礼记·曲礼下》“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清 朱彬 训纂:“是在内从内辞,在外从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