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
词语解释
杂说[ zá shuō ]
⒈ 各种说法。
例杂说不一。
英various opinions;
⒉ 零碎的论说文章。
英scattered essays;
引证解释
⒈ 百家的学说。
引《汉书·公孙弘传》:“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学《春秋》杂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彼皆蔓延杂説,故入诸子之流。”
唐 颜师古 《<汉书>叙例》:“近代注史,竞为该博,多引杂説,攻击本文。”
⒉ 指怪诞鄙俗之语。
引《北史·文苑传·李文博》:“﹝ 魏郡 侯白 ﹞通侻不持威仪,好为俳谐杂説。”
⒊ 指笔记小说。
引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世俗所谓 王魁 之事,殊不经,且不见於传记杂説,疑无此事。”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诗有‘ 顓蒙 事可亲’之语,注云:‘ 公佐 字 顓蒙 ’,疑即此 公佐 也。然未知《全唐诗》采自何书,度必出 唐 人杂説,而寻检未获。”
⒋ 古籍分类子部中一目。叙述人事,兼发议论者属之。
引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六朝 杂説,有《会林》、《对林》,见《隋志》。又《类林》、《辩林》、《笑林》,见《通志》。今率不存。”
《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一》:“杂家之义广,无所不包……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説。”
清 沉彤 《义门何先生行状》:“先生蓄书数万卷,凡经传、子史、诗文集、杂説、小学,多参稽互证,以得指归。”
国语辞典
杂说[ zá shuō ]
⒈ 各种论说的文章。
引《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平日考的诗赋,还有所作的古文易解,以及各样的杂说,写齐了来请教老师。」
分字解释
※ "杂说"的意思解释、杂说是什么意思由好工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自古宏才博学,用事误者有矣;百家杂说,或有不同,书傥湮灭,后人不见,故未敢轻议之。
相关词语
- zài shuō再说
- shuō shì说是
- tīng shuō听说
- chuán shuō传说
- sù shuō诉说
- xiǎo xiǎo shuō小小说
- huà shuō话说
- cái shuō才说
- hǎo shuō好说
- zá huì tāng杂会汤
- zá jì杂技
- jī lǐ shuō肌理说
- shuō lǐ说理
-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说会道
- zhèng shuō正说
- fù zá复杂
- zhōng shuō中说
- gǔ jīn xiǎo shuō古今小说
- xué shuō学说
- zá cǎo杂草
- tú shuō图说
- què shuō却说
- shuō shì说事
- xì shuō细说
- shí huà shí shuō实话实说
- shuō qǐ说起
- xiā shuō瞎说
- bié shuō别说
- hǎo shuō dǎi shuō好说歹说
-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
- zá hé tǐ杂合体
- yǒu shuō yǒu xiào有说有笑